今年3月六合检察院出台《关于建立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检察院片区检察官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旨在切实提升检察队伍教育整顿“为民办实事”工作效果,向基层延伸“片区检察官+政法网格员”的联动模式。近日,该院依托该机制,协助程桥街道一名未成年人解决落户问题。
今年3月底,该院片区检察官罗歆钰在走访片区过程中了解到一起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件线索。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得知,该未成年人名叫小晴,虽然已经10周岁了,但因没有户口至今没能上学。
生父不详、生母张娜居无定所且有吸毒劣迹、小晴的出生证明信息错误无法作为上户口的依据、张娜拒不提上户申请等一个个问题让办户口困难重重......
小晴十年来只能寄住在张娜的朋友李芳家,由李芳实际抚养。但因李芳自己有子女,不符合收养条件,无法合法收养小晴。而张娜十年来只支付过6个月的生活费用,此后对孩子不闻不问。
为帮助解决小晴落户问题,罗歆钰向张娜所在社区的社区民警调查了张娜及其家庭情况,通过相关部门调取到张娜曾经的一份询问笔录及和小晴的亲子鉴定报告,联系DNA鉴定专家,确认亲子鉴定报告合法有效,能证实张娜和小晴存在亲子关系,可以作为落户证据。
证据、材料都齐全了,下一步只要联系上张娜让她回来配合办理手续就行了!没想到就是简单的跑一趟,张娜却是百般推脱,甚至明确表达了自己不想管不愿抚养的意愿。
即使张娜态度明确,罗歆钰却没有放弃。作为拥有两个女儿的母亲,罗歆钰深知亲生母亲的这种想法对年幼的小晴的身心是多么大的伤害,于是她数次联系张娜或通过亲属劝说张娜。有几次张娜口头答应了罗歆钰替小晴申请户口,但等罗歆钰到了派出所门口,张娜却“放了鸽子”。即便被一次次“放鸽子”,罗歆钰依然多次耐心地向其阐明利害关系和法律责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张娜同意为小晴申请户口。
2021年4月,小晴在派出所顺利办理落户手续,十年来的“黑户”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目前,六合检察院已和区法院少家庭会商达成共识,将共同关注案件进展,若张娜仍不履行法定监护职责,侵害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和其他权利,将在协调好小晴的监护抚养问题的基础上启动撤销监护权诉讼,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落实好“检察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要求。
“片区检察官+政法网格员”的联动模式可以让检察触角延伸的更深更远,精准服务、参与、化解社会矛盾,使隐藏的“小晴们”都能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文中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