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里,妈妈将5岁的儿子带进女性更衣室更衣,遭多位女士投诉。上周六,这一幕出现在成都太古里一家健身房游泳馆内。矛盾背后,是双方对5岁男孩有没有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观点的分歧(6月26日《成都商报》)。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跟家长带异性孩子上公共厕所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尴尬,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不便,也会令孩子产生心理困扰。因此,不妨效仿目前各地推进的“第三卫生间”,鼓励公共场所、商家设置“亲子更衣室”,为有需要的亲子家庭提供便利服务,以规避性别认知尴尬和不便,打消公众的顾虑。
在常人眼里,小孩子没有性意识,对异性没有太强的认知差异,所以很多家长往往没有顾忌,时常会带孩子进出异性公厕、更衣室。但从科学角度来看,正常情况下,从2岁半开始,孩子对性就已经有意识了。家长如果带小孩进异性公厕、更衣室,令孩子看到陌生异性身体,会引起孩子对异性性别认识的好奇心或是误区,留下负面心理阴影,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的情况。
而且,小孩子贸然进出异性更衣室,部分成年人也会感觉不适,认为身体暴露在异性面前,有侵犯个人隐私之嫌,部分性格敏感的女性甚或产生惊吓、不安,由此向商家和家长投诉、索赔,表达不满,亦引起过纠纷。说明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民众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对孩子随意进出异性公厕、更衣室的情况,也不再一味容忍了。
从现实来看,家长带孩子出入异性更衣室,大都不是有意,也是不得已。在一方太忙的情况下,另一方家长单独带娃外出,需要给孩子更换衣物时,只能选择将孩子带入异性更衣室,或委托同性服务人员帮忙。可有些孩子惧怕陌生人,家长和学校也有安全教育,不能让陌生人随意接触自己的身体,很多家长不放心,往往也不愿意让服务员帮忙。
从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安全防范立场来看,还是由家长照看孩子最好。商家不妨参考“第三卫生间”模式,为家长提供“亲子更衣室”,方便家长带孩子单独使用,如此既可满足家长需求,亦能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客户隐私,岂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