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检察和解体现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解决纠纷的双重职能,在发挥检察权优势促进实质公平、贯彻精准监督理念、实现司法资源合理配置、增强社会包容等方面均具有实践价值。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牢牢把握以检察高质量发展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题,以案件办理“小切口”依法能动履职,实现民事检察精准监督和社会治理同频共振的良好效果。
“五步走”和解工作机制,传承和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一面旗帜。新时代的民事检察和解,是检察履职“从政治上看”的有力体现,以“解民忧、护民利、暖民心”的指导思想,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不仅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更是检察机关融入现代化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西城区检察院的“五步走”和解工作机制,创新传承优良司法传统,为践行检察为民理念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2020年以来,我院共计在十余起案件中成功促成当事人和解,案件涉及金额共计4000余万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防范风险隐患、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科技赋能智慧检察,为民事检察和解提供有力支撑。民事检察和解,离不开理性耐心地利弊分析、深入透彻的法律阐释,更根植于清晰扎实的事实审查。在西城区检察院多起成功和解的案件中,大数据思维的运用有力提升了工作质效,检察技术协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包括文证审查、笔迹鉴定、影像识别、视频清晰化处理在内的各类技术性证据审查工作,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厘清争议焦点起到关键作用,使科技赋能成为民事检察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检察官积极引导当事人寻求利益平衡,切实实现以科技力量助力民事检察监督案件办理。
检察一体化,建构民事检察和解新模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西城区检察院即通过与四川检察机关协作,以远程视频接访方式成功促成一起案涉金额2000万元的民事纠纷当事人达成和解。检察一体化的系统化理念,有力促成办案实践中“横向协作、纵向支持”的“一盘棋”格局;检察力量的整体性,有力解决了疫情防控特殊形势下办理疑难复杂案件中的各种实践难题。西城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权优势,在海南、天津、山东、广东、河南、内蒙古等多地检察机关的通力协助下,积极探索将各地、各级检力资源融入民事检察监督案件的调查核实、公开听证等工作中,积极探索民事检察和解新模式,切实提升民事检察的供给质量和效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检察产品,做好检察机关融入社会治理的“时代必答题”。(祁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