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颜色的,有人说青春是彩色的,因为那代表着个性和张扬;有人说青春是黑白的,因为那代表着回忆,但对于我来说,青春是蓝色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我是一名80后的检察干警,2012年加入检察队伍,穿上了这身检察蓝,如今已经是工作的第八个年头,虽有遗憾,没有和检察前辈们一样,取得优异瞩目的检察成绩,但是在自己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在勤勤恳恳地做一个初心的践行者。
这是我第一次遇上检察蓝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大学生,政治部门将自己安排到侦查监督科实习,实习的时候正值暑假,每个炎热的下午,我都会搬着打印机陪着自己的实习老师在几个看守所之间提审,回来帮着整理材料,撰写一些简单的报告。那个暑假,我见到了为了兄弟义气聚众斗殴的小王,见到了迫于生计频繁盗窃的老赵,见到了贪图小利职务侵占的小李等等,那座高墙里面,形形色色的人分别讲述着他们悔恨的过去。那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检察机关的职能,我的实习老师告诉我,既要严厉打击犯罪,也要做有温度的法律人。那一年,检察初心就此扎根。
这是我第一次穿上检察蓝的时候,那一年我一手拿着手机导航,一手拿着行李箱,来到了延安北路的尽头。之后组织安排自己到公诉部门担任内勤工作。当时内勤工作和自己想象的检察工作不一样,也充满了不理解,但内勤工作也是检察工作至关重要的部分。琐碎的工作并不代表毫无价值,尽自己的力量为同事分忧解难,能把这些琐碎的事情做好,保证部门顺利运转,也是很有意义的嘛。从事内勤工作期间,最难忘的是高检院迎查的日子里,一件件小事中让我感受到六合检察的温暖,感受到大家对检察工作的爱,这是一些珍贵的照片,有我们陈主任、周科长、董主任和小伙伴们连夜奋战装卷,有我们罗姐一边办着比人还高的案件,一边还要迎查等。
这是我第一次爱上检察蓝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办案,是简单的交通肇事案,一名在校学生夜间骑着电动车,因光线不好碰撞到路边行走的老人,案情虽然简单,两三天就能办完起诉至法院,摘完卷后我向吴局长汇报能否不起诉,得到了吴局长的认同,然后吴局长带着我去召开了听证会,了解该学生的在校情况、家庭情况等,并听取了被害家属的意见,最终该案作出不起诉决定。虽然多了不少文书和流程,但却让我感受到法律的温度,案件如果起诉至法院,即使被判处缓刑,但对一个在校生来说,影响可能是终身的。我还记得吴局长说过,案件不在乎简单与否,用心办好,用心去学,在进步中不断去成长,去挑战自己。
就这样,与检察蓝结缘了,也开始了自己的检察生涯。和在公诉部门、反贪部门相比,今天自己穿着检察蓝的时间明显比以前少了,但不代表着检察蓝会失去光泽。这些年来,听着老检察人的故事,看着检察事业的发展,让自己明白,无论在什么岗位,把检察蓝穿进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晚会上,老检察人们用初心讲述着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新时代新检察背景下,我们传承着检察精神。祖国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短短的几年,检察工作已经焕然一新。从当初纸质办案、纸质签批到如今全国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司法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当初我做内勤汇总各项数据需要一个个办公室奔跑,到如今检察大数据快速发展,采集越来越便利;从当初我拿着纸质文书一个个手工录入检察数据平台,到如今业务系统的数据自动汇总,检察数据的采集也越来越精准;从当初依靠人工和法院、公安对接文书,到如今政法协同平台的上线,效率越来越高等等。同时,检察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外我们的各项检察工作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人民群众的检验;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内我们的检察素能需要不断提高。既然我们赶上了新时代,何不做时代的弄潮儿,奋勇前行呢?
今天,我们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对祖国的承诺;今天,作为检察人,用公正展现素质,就是对检察的承诺;今天,我依旧爱这份检察蓝,这是我的青春,这是我对初心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