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守一份初心 向一片未来——余敏
2017-11-24 14:47:00  来源:

回首过去,我们无比自豪;面对现在,我们信心百倍;放眼未来,我们初心不改、奋斗不息。上个月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检察工作中的一份子的自豪感和荣耀感油然而生,身处岗位上的我内心更加坚定要以梦为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五年前,因为高考失利,我离开南京来到常州,第一年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的三点一线生活,平淡中而又忙碌,第二年我成功担任了院组织部部长一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第三年大家都开始准备着外出实习,而我一直心系高考的那次失利,通过将近大半年的全封闭式学习,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回到了南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20171月,我离开校园,带着青涩的面孔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满腔的热血,我开始了我的求职之路。

当我得知检察院招收书记员时,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报名,对检察院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上,更巧的是今年大火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是在我的大学校园内拍摄的,我想这也许是无形中给我的暗示。通过层层选拔我幸运地考进了检察院,成为一名侦查监督科书记员,成为六检的一份子。

从象牙塔迈入社会大课堂的脚步是那样的匆匆,来不及让我多思考,就已然将角色转换和职业转型悄悄进行,融入新的环境,新的集体,走上新的岗位,一切都从新开始。

7月,作为全省聘用制书记员第一期学员,我来到江苏检察官学院,和3百多名同仁一起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学习生活。感谢这半个月内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以及那部让我铭记于心的《检察官》电影,都让我在这半个月内的培训中收获了无比的财富,让我更好的接受了专业的岗位培训,时刻牢记“守纪律、讲规矩、增技能、强作风”的十二字方针。

转眼间,我已经在检察院里工作了六个月,回首过往,有收获也有遗憾。十几年的理论学习生涯让走上实际工作岗位的我愈发的觉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与部门资深前辈工作相处过程中,他们的业务能力、办案水平和准确的职业敏感度让我叹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知只有“格物”才能“致知”,只有深入一线工作,才能迅速成长和进步。虽然我不是法学专业毕业,缺乏对法学基础知识的专业学习,常对一些法律的专用词汇感到陌生,但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我逐渐熟能生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始终严格遵守工作制度,通过积极参与院内活动和不断的自我要求,让自身在各方面得到锻炼。作为我们年青一代人,只有让青春烈火燃烧永恒,让生命闪电划过天边,用所有热情换回时间,年轻的梦才没有终点。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之音,响彻在人民大会堂,也回荡在我的耳边。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记自己的根本是什么。“民者,万世之本也。”党的力量来自人民,党的根基立足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的检察事业也是建立在人民的基础之上,近年以来我国公益诉讼制度逐步建立,公益诉讼已成为检察机关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把利器,我们要学会用好它,增强监督质效,实现“绿水青山梦”,在守护绿水青山中诠释“青年担当”,诠释“检察担当”。

守得初心,才能方得始终。作为一名合格的书记员,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速录技能,我将会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录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作为检察工作中的一份子,我将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良好的作风,履职尽责,为推动检察工作顺利开展、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不断坚定自身法治信仰,用勤劳的双手为托起“中国梦”奉献一份力量。

 

 

余敏

 

  编辑: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