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心慌慌!网购神效“降血压保健品”竟然是……
2019-04-19 15:14:00  来源:南京市六合检察院

  你一般会在淘宝上买些啥?衣服鞋子?吃的用的?啥?还有保健品?这就要提醒一下大家了,买保健品或者药品一定要慎重,总有些知法犯法的“黑心商家”赚着“黑心钱”!

  网店效益不佳,他想到了…

  犯罪嫌疑人孙旭(化名)2016年上半年在淘宝上开了两家店铺,一开始的时候,他专门卖鞋子,但是效益并不好,一个月也卖不出几双,他就想,是不是自己的网店经营的方向不对,于是把眼光瞄上了保健品。

  但是卖保健品也是需要有供货渠道的,也要好好挑一挑卖哪一种保健品。于是他在网上搜索,看中了一款降血压胶囊,并与生产商取得联系,大批量购买并在自己的网店上架销售。短时间内,网店的销售业绩就上升了不少,这让孙旭尝到了卖保健品的甜头。

  一步步走向犯罪边缘…

  就在此时,药品生产厂家的一名医药代表联系了孙旭,并向他推荐了具有“降血糖、血压”的一些产品。此时的孙旭心理非常清楚,保健品并不可能起到药物疗效,但是在利益面前还是选择了妥协,他通过银行卡把钱打了给对方,并很快收到了对方发来的货物。

  2017年8月,医药代表告诉孙旭,让他下架所有货品。

  “我销售的保健品能起到降血压或者血糖的作用,里面应该是有某种药物成分,他们让我下架所有货品,我就怀疑我销售的保健食品中有不合法的成份。我知道降血压或者降血糖的药只能在正规药店和医院购买,如果有人体质不好,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孙旭说。

  但是此时的孙旭正被销售保健品所带来的利润迷惑着,他没听医药代表的话,而是在网店平台继续销售着明知有不合法成份存在的保健品。

  法律制裁

  明知违法,却不及时停止,不拿别人的生命安全当一回事,最终只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关于涉案保健品的认定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第一批)》,“格列本脲、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属于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

  另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关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认定,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上的物质应认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综上,在这起案件中的涉案保健品应属于有毒、有害食品。

  案件由六合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最终,被告人孙旭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十七万元。(案件中涉及的姓名均为化名)

  检察官提醒

  购买保健品须“三看”

  一看货源。“三无”保健品多在一些乡镇小药店出售,故建议大家购买保健品时到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大药店、正规药店购买,以保证货源正规。

  二看说明书。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大家选购时要详细看保健品标签和说明书,看清主要配料、保健功能、适宜人群、注意事项等,做到“对症选购”。

  三看批准文号。正规的保健品外包装上都有批准文号且可查询,大家在选购时可先行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对所选保健品进行批准文号查询,以防购买到假冒伪劣甚至有毒有害保健品。

  编辑:郭思